还没年检的车别着急,6
二十多年的汽车工程师生涯,我见证了国内车检制度从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到如今的精准施策。
作为一个把半辈子都交给了车子的老工程师,今天必须得给大家把这事儿掰扯明白。
2025年的年检新规,核心就是一个字:分。
分车型、分年限、分重点,该严的严,该松的松。
先说最让人惊喜的政策:6-10年的燃油私家车,年检周期从一年一检变成了两年一检。当年我改装底盘的时候就在嘀咕,这些成熟平台的车哪需要那么频繁检测。现在终于开窍了!不过这事儿还真得从头说起。
“检验制度是用血教训换来的经验,但过度检验反而会催生黄牛产业。”
记得去年12月,我去某品牌4S店做电池测试,就遇到个黄牛在那儿忽悠人:“新能源车马上要涨价检测了,现在赶紧过了省心!”这话听得我牙根痒痒。
展开剩余75%真相是,新能源车确实增加了电池检测项目,但这是为了安全,不是为了创收。
说到新能源车,这次规定可是动真格的。电池温度监控、电压波动、单体均衡性,这三样都得过关 。
前两天刚给一台自燃的某牌子电车做鉴定,就是因为某个电池包温度失控,差点把车主搞出心理阴影。
这种严格要求,我举双手赞成!
燃油车这边可就轻松多了。
15年以上的老车从半年一检变成了一年一检。
想起08年那会儿,我开着台老皇冠去检测,一年要去四次,跟上医院似的。
现在政策开明了,但有个坑得提醒各位:第8年必须通过交管12123 APP申领电子标,这事儿千万别漏 !
前两天我那个改装店的老友就给我打电话,说他家客户的一台10年的帕萨特,去年换了涡轮增压,结果车主以为到站就直接送检。
我噗嗤就笑了,现在是讲究科学的时代,你这改装车得先去专业机构做个“体检”,拿到报告再说。
说到体检,不少人问我:“年检到底查什么?” 。
甭管是新规老规,安全性和环保性永远是重点。
特别是OBD系统(车载诊断系统),这可是年检的“照妖镜”,动过手脚一查就露馅。
记得前年有个老板非要把他那台柴油车的DEF系统(尿素喷射)给改了,我说这是自寻死路,果然第二个月就被查出来了。
搞技术这么多年,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投机取巧的做法。比如有人问我:“师傅,车能不能借别人的车牌过检啊?”我直接怼回去:“你坐飞机敢用别人的身份证吗?”这种钻空子的做法,早晚得栽。
新规定还有个特别暖心的变化:对于那些6-10年的车,如果你按时保养、没有重大事故和违章,基本上就是例行检查,很多项目都简化了。
这让我想起前两天测试的一台保养特别细致的十年车,发动机舱比新车还干净,这种车确实没必要事事盯得太死。
给各位老司机提个醒:年检这事儿,宁可早不能晚。我自己的车永远提前一个月去检,为啥?因为万一真查出问题还有时间慢慢修。去年我就遇到一哥们,非要卡着最后一天去,结果尾气超标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这些年,我看着国内的车检制度一步步完善。从最早的粗放管理,到现在的精准施策,虽然还有不完美的地方,但方向是对的。就像我常说的:“严格不是目的,安全才是根本。”
最近这些政策的调整,说白了就是让监管更有温度。该严的地方一点不含糊,该放的地方也确实放开了。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“既要...又要...”嘛!
要我说,与其整天打听什么捷径,不如把车好好保养,定期体检,这才是正道。安全无小事,对吧?
发布于:河南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